否則縱使輸出再多的功率,將只會遭到大量打折後,才輸出至輪子上
譬如:相同騎乘效率的人,踩不同功率的三筆數據
人體踩出200W,騎乘效率只有50%,那麼輸出將只有100W是到輪子上(損失100W)
人體踩出300W,騎乘效率只有50%,那麼輸出將只有150W是到輪子上(損失150W)
人體踩出400W,騎乘效率只有50%,那麼輸出將只有200W是到輪子上(損失200W)
結論:踩的越多瓦,將只會浪費越多瓦....
看看現況
有些熱衷訓練的車友,騎乘的時候瓦數都不少,但一比賽就挫賽,為什麼呢?
這種車友,通常賽後都是自我檢討,認為瓦數不足,就更積極的訓練,把瓦數再撐大
結果?就會跟上面的舉例一樣,只會進步一點點,因為還是很多功率被"騎乘效率"給消耗掉了
註:其實還有很多其他的因素,踩踏效率只是眾多因素的其中之一,以後我有空再分享好了
這個概念,其實我在擁有功率計後就體會出來了,但也沒辦法改變啊
騎乘姿勢就是這樣,習慣了啊~~~
那要怎麼辦?就是重練了.................
那怎麼重練?誰教你?有教練嗎?沒有吧.....
就我所知,超過一半以上的車友,都不想重練
正確來說,應該是超過一半以上的車友,重練了之後都很快就放棄,又換回原本擅長的肌肉群了
為什麼呢?
因為重練的下場,只會每次騎車都是抽筋&被海放.....=___=
這種感覺很差,大多數的人都只能忍受個幾次團練,開掉幾次之後,就放棄又換回來了
結論:
真正重練過的人少之又少
一來沒毅力(受不了開掉(變弱)的事實)
二來沒教練指導(找不到技巧去改善騎乘姿勢)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當然我原本也是強烈反對重練
後來想想.....我2011年幾乎沒啥騎車
2012年回來騎的時候,也是開到亂78遭,被海放到天崖海角
經過過這辛苦過程,想想也就覺得沒什麼了....
所以去年我的車輛設定,做了大幅度更改設定
那麼車輛更改的依據是什麼呢?
因為沒$去fitting,只好自己多爬文獻,多了解一些知識....自己DIY就是了
更改後的設定,大到我的肌肉必須重新適應,並開發新肌肉群,重新建立以前從來沒用過的肌肉群
這花了我多少時間?
建立新肌肉群的基礎期,大約需要4~6個月,這段時間只是慢慢讓肌肉學習基本受力(踩踏)
這段建立期會很虛弱,很容易就開掉了.....
(因為我只個假日騎士(週間頂多騎一天吧),所以建立的時間花很多,如果週間都會持續騎車的,應該兩個月就可以達成......吧??)
其實重練還是要看技巧,有人指導會很快就上手(教練的用處就在這,不會這點(或是看不出問題的),就別當教練了,更別說什麼大濕=_=")。
當然也可以自己摸,但就得多懂一些知識,才能幫自己重練
不然本身沒有新知識,又沒有教練指導,重練的下場,通常只會跟上次練的狀況一模一樣...
回到原點,就很冏了
當基礎期練好之後,接下來很快就會發現,下半身的身材有點變了,有些地方不會凸的凸出來了
(絕對不是下檔!哈)
耐力也會慢慢的變好了
(更多肌肉群可以互換使用<=這點也需要教練指導、或是多參考一些文獻吸取知識,比較能增加"快速上腳"的速度)
我也深信,排名賽個人計時的成績,是靠我打掉重來,所換來的第一份成功吧
用最少的功率,來達到最大的速度....
畢竟功率要練高,真的很辛苦,要維持高功率的狀態,更是不能懈怠,要持續練才會維持功率(難)
結論:
這是我這懶人存活的技巧
更適合積極要當選手的人所必練的項目(踩踏效率)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上面說了那麼多話,早該再前年&去年就可以分享了
但是我根本懶得打,因為沒憑沒據,說說嘴砲真的一堆人都會,誰會當一回事啊~哈
直到前天再台北車展,透過shimano這台fitting體驗服務,驗證一下
(因為很多人排隊,所以不能細調,只能體驗)
試玩我才有信心知道我已經成功砍掉重練啦
雖然試玩fitting的過程,只花60秒快速設定,都是大約的數據而已
上管長、龍頭長、坐管高、座墊前後、座墊把手高低差、卡鞋尺寸、鞋底板位置
連曲柄長度都太長....沒有一樣準的XD
不過我只是想測踩我的踩踏效率,看看效果如何
果然3D測下來,箭頭都是藍色的......
(沒箭頭的紅色線(不是箭頭),是代表最有力輸出的位置)
左邊的線:是從車輛後面看的踩踏
中間的線:是從車輛側面看的踩踏
右邊的線:是從車輛前面看的踩踏
上列輸出大約是320W、110rpm的圖... 當然我的效率,依然還有很多進步空間,如果可以到達100%就神了! 我也不會再去重練了,頂多做一些小修改吧.....沒教練指導也是個主因 |
沒穿卡鞋,或是效率比較不佳時,就會有很多紅色箭頭出現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