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2月23日 星期一

週日麥寮

好久沒寫騎車紀錄了....
阿就...不是天氣很冷,就是下雨阿~

剛好一個星期沒騎車,冷冷冷
近期的吃吃喝喝,又不好意思一直寫在這(都寫在臉書XD),避免以後自己看了猛搖頭

今天是第三次騎台19,人數好多
照片上有八人,還有一個去大便、一個睡過頭XD

其實我自己也睡過頭,起床已經06:25
自己ITT去追,第一次騎去集合騎那麼累,一直到花壇省道才追到....超累

今天風很大+很亂,去程大家順順騎,時速約40,比前兩次都還慢一些
不過最後一座橋上那段平路,為了追楊..我竟然催到67.5...風真是大阿

也因為去程順風,大家體力都還十足,難得在麥寮小7看不到大家疲倦的樣子
但很明顯~大家對於面對回程那怪風.....感到恐懼
Rob直接提議騎到嘉義,然後XXXXXXX(大家異口同聲:好阿~~)


回程怪風亂吹,我頂風的時候都是維持300W左右
但風一直催,騎起來就像是騎坡度很不穩的坡,一下子1% 一下子8%
一樣300W,沒啥風時時速32,突然來個大風,就像撞到牆一樣,直接掉到25...

但到後段,有人抱怨我騎太快了XD??????????????
可是我瓦數都抓一樣,從麥寮出發一直到鹿港,我頂風都是這樣的強度(300...)
很明顯的,越後段大家越顯出疲態,這就是騎長程的意義
體力較不好的,就一直躲在集團最後,也只需要花費1xx瓦或兩百初,不要差太多也不至於會掉隊
這樣才有全體一起練車的感覺,因為有力出力(頂風),沒力省力(躲好),團進團出才是團練啊

只是少部分人,還是不習慣依照功率,甚至車上有了功率,但還是一直依賴時速的猛騎
這又讓我想到一些團騎的問題

我的碼表,前幾年都沒有"時速"這個欄位
但是一年前,我又把"時速"加上去顯示了,為甚麼呢? 
為甚麼之前不看時速?因為看功率就好了阿........
那團騎輪車時,你怎麼知道等等換你頂風時,你要帶多少瓦?看自己感覺(爽度)嗎? 還是看時速?
仔細想想,速度跟功率,這兩個是不相干的事情,並不能相互取代阿,甚至需要相互利用
譬如集團行進,前面領騎頂風的人,在平路路段帶時速43,而我再第二順位待命
那麼換我的時候,我就得在平路帶43,接著記下這平路騎43是花費我多少W
接下來不論騎到短暫陸橋(爬坡),或是短暫丘陵路段(上上下下)
就都依照剛剛平路43時的瓦數,去領騎這些路段
這樣才能保持集團強度(不是集團速度)

補充說明:陸橋(爬坡)or丘陵(上上下下),會嚴重受到推力比影響,所以很難控制集團強度!!
所以爬坡時,無法靠速度換取即時瓦數後,再"定瓦"帶集團速度)
這也是為什麼我不喜歡團騎去騎山路了
山路還是自己騎or入山就放生,山頂見的模式就好(這不適合冬天團騎,因為想追人就會拉高強度,而先到的人等待又會冷)
那團騎領騎,心跳呢?要幹嘛?怎麼用?
當然就是控制囉
你如何知道你領騎多久就要下來?3秒?10秒?1分鐘?5分鐘?還是直到終點(健康泉!)
就是看心跳啦,當你知道維持這集團強度的瓦數時,接下來就是維持這瓦數的領騎
接下來心跳會緩緩上升,上到你預設的心跳數,你就可以擺手肘,換人領騎啦....
至於預設的心跳數要多少?
這就要看你自己嘍,會利用心跳表的人,一定會知道自己的心跳區間的

回歸主提,回程騎的好累喔
因為有兩種情況.......
1.領騎者一心想維持"速度",但是風忽大忽小,為了維持速度,結果就是功率呼大呼小,讓集團產生間歇
2.沒功率計(單純看速度),在速度忽快忽慢下,就認為集團領騎的人嚴重間歇跟不穩定


那,為甚麼前兩次麥寮大家更累,可是抱怨卻只有說累,沒有說間歇呢?
阿就.......怪今天的大風阿~~~~~~~~~~
吹死人了............
風大,不只吹掉大家體力,更吹出少數人領騎不好的習慣、沒團騎均強度觀念(TTT會慘)、與團騎的向心力


我前面提到,前兩次麥寮更累?真的是這樣嗎?
我把最近三次的數據調出來,一看就明明白白啦........
今天,是最輕鬆的一次(距離少10公里、均速少3.4公里、均瓦少38瓦、NP少17W)

沒想到12/1那趟,將近5小時的騎乘,均瓦可以208、NP231.........以我的體重來看............真嚇人
難怪那次小豪說超累超累超超累........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